edf娱乐官网登录_edf186壴定发娱乐官网.主頁欢迎您

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

("双一流"建设办公室、申硕办)
 您现在的位置: 本站首页 > 管理制度 > 校级 > 正文

关于印发《edf186壴定发娱乐官网全面推进“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湖工政发〔2021〕20号

浏览数:次 发布时间:2021-12-28 打印本页

院属各部门、各单位:

现将《edf186壴定发娱乐官网全面推进“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edf186壴定发娱乐官网

                                            20211228

 

 


edf186壴定发娱乐官网全面推进

“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学科建设水平是衡量高校办学层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高校形成办学特色的前提,优势特色学科群是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为推进我司“双一流”建设进程,提升应用特色学科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根据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关于高等公司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湖南省全面推进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湖南省高校“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湖南省高等公司“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以及《edf186壴定发娱乐官网“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司应用特色学科发展现状,围绕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发展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全国教育大会、湖南省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秉持“应用为本,服务地方”的办学方针,按照“聚焦方向、突出应用、面向产业、凝聚特色”的学科建设思路,立足自身优势和特色,做强支撑地方经济发展又具有我司优势的应用特色学科,主动对接湖南省“三高四新”和衡阳市“三强一化”战略,聚焦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建设智能制造、智慧安全与装备、新材料、新文科等学科群,推进学科与人才、团队、基地、项目的有效聚合,提高应用特色学科建设实效,并将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申硕工作紧密对接,深入推动校政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和校校合作,促进公司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需求,凝练学科研究方向,优化学科师资结构,提升学科成员科研能力,充分发挥学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努力推出一批高水平成果,将应用特色学科打造成我司高端人才集聚地和创新人才供给地。到“十四五”末,在先进制造领域打造2-3个应用型学科群,建成省级“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6-8个,力争安全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应用特色学科进入全国应用特色学院同类学科的前列,立项建设专业硕士点3个,新增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2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4-6个,建设高水平创新团队不少于10个。办学水平、科技服务能力、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为早日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建设特色鲜明的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

(二)具体目标

瞄准科学发展前沿和地方重大产业发展战略需求,加大对“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的扶持力度,通过引进、培育、整合等举措,力争形成多个省级及以上高水平学术团队,造就一批能够服务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和衡阳市“三强一化”战略需求、年龄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的人才队伍;以战略性、应用性研究课题为中心,培育、建设一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围绕我省创新驱动需求和解决制约地方产业发展的应用性问题,产出一批原创性技术成果,强化产学研合作,创新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推动一批关键技术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以一流学科建设成效和高水平科研成果带动专业建设与发展,建立学科专业、科研教学互动机制,加快学科发展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努力培养基础实、技术精、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与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力争2018年立项的四个省级应用特色学科以“优秀”通过湖南省教育厅验收,并培育1-2个国家一流建设(培育)学科。通过五年的建设,公司应用特色学科结构更加合理、优势更加突出、特色更加鲜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科美誉度得到显著提升,具体目标为:

1.学科方向

一是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聚焦先进制造领域,主动对接我省重大建设项目和衡阳市重点培育产业链,打造智能制造、新材料、智能安全与装备、新文科等应用特色学科群,优先支持其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打造具有特色的高水平科研团队和科研平台,达到或接近国内一流应用特色学科水平,其中1-2个学科进入全国应用特色学科排名前10%行列。二是培育应用特色学科。依托应用特色学科群整合学科资源,加强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以省级应用特色学科引领带动相关学科发展,重点加强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建设,在“十四五”期间新增2-4个学科进入新一批省级应用特色学科行列。

2.队伍建设

通过“外引与内培”加强学科梯队建设,制定“领军与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重点推进国内外领军人才柔性引入与国内高层次人才引进,根据学科与科研发展需要,积极推进高端人才的柔性引进,如院士、国内外大师级专家学者、“千人计划”人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的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芙蓉学者等,力争每个省级应用特色学科柔性引进高端人才1-2人,加大学科带头人和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形成一支以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结构合理、具有创新和团队意识的学术队伍。到“十四五”末,每个省级应用特色学科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不少于专任教师的70%,行业导师人数不少于专任教师数的50%,45岁以下专任教师比例不少于40%,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不少于专任教师的40%,参与其他单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工作的教师不少于专任教师的30%;每个省级应用特色学科重点培育1-2支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对接产业需要,聚焦应用研究,推动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有效对接和深度融合,新增1-2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学科队伍实力进一步提升。

3.人才培养

“双万计划”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十四五”期间,每个省级应用特色学科新增获批国家级或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以上,新增获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力争再在所有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基础上建设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以上;每个省级应用特色学科新增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个以上,新增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3门以上。大力支持各类学科竞赛、“互联网+”创新大赛、“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每个省级应用特色学科新增学生国家级奖项10项以上、省级奖项50项以上。本科毕业生毕业率达99%以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以创新创业训练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断提升本科生培养质量,为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根据专业硕士点建设的基本条件和要求,推进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立项建设工作。“机械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省级应用特色学科为依托,重点培育机械、资源与环境、会计等三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力争早日获得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修订完善学科相关专业培养方案,吸收行业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评审,凝练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联合培养硕士生导师的遴选工作,进一步与区域内知名企业共建高水平专业硕士联合培养基地或实践教学基地,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切实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4.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十四五”期间,每个省级应用特色学科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人文社科类3项)以上,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以上,进账科研经费累计4000万元(人文社科类2000万元)以上;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2项以上;获得高水平学术成果(学术论文、发明专利、专著等)30项以上。进一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跨学科整合资源,发挥“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在产学研中的优势,推进产学研合作深入发展。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积极争取横向项目和课题,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积极为企业、社会举办科普讲座,开展文化传播活动,提升“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十四五”期间,每个省级应用特色学科实现科技成果转化2项以上,产生经济效益500万元以上。

5.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和国际协同创新,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融入教学科研全过程。提升学科承办高水平、高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的能力,吸引海外或境外优秀留学人员以及知名公司、教育和科研机构、企业的高水平人才来校工作,聘请国(境)外专家、学者来校从事长期或短期的教学、讲学或合作研究。提升学科的国际化水平,推动学科成员国外访学,鼓励学科开展国际学术合作、参与承办高水平的国际学术期刊、开设高水平的国际学术工作坊,提升国际影响力。

6.支撑条件建设

整合优质资源,建设好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省级工程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到“十四五”末,每个省级应用特色学科至少建成1个省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平台;积极组织现有市级、省级及国家级科研平台参加验收,组织省(市)重点实验室、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社科研究基地、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省预算内“创新引领”示范建设项目等各类项目,争取更多的经费支持。积极融入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建立涉军的安全保密、质量保证等体系,力争1-2个科研团队在军民融合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依托产业学院在某些优势领域的产品研发与市场应用上取得重要突破。持续深化与现有产学研战略合作单位的合作深度与广度,并积极开拓军民融合路径,依托省级部级平台与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全面推进科技成果的固化、产品转化与工程应用,在此基础上推动国家级平台建设。以科研平台建设提高应用特色学科建设水平,支撑学科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的仪器设备与图书资料配置较为齐全,有较好的支撑本学科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物质基础和工作环境。

三、建设举措

(一)实施重点建设学科计划

1.提质升级省级应用特色学科,带动其他重点学科凝练特色,服务需求。集中力量建设安全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现有的4个省级应用特色学科,使其学科水平达到国内知名、省内领先。坚持对接行业、服务地方,进一步强化和彰显学科特色,擦亮“工”字招牌,增强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充分发挥高校“智库”作用,加强校企联合攻关,实现成果转化和推广使用。立项建设省级一流培育学科,根据学科发展现状、学科布局和学科发展潜力,大力培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物理学等学科,使之在“十四五”期间进入新一批次省级应用特色学科的行列。立项建设校级优势学科,着力培育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土木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使之能有效支撑省级应用特色学科的申报和建设;立项建设外国语言文学、数学、体育学、软件工程等校级培育学科,使之能在“十四五”末进入上一层次的学科建设类别。

2.不同层次的学科对标不同的建设要求,加强不同学科分层分类评价。省级应用特色学科对标硕士点申报条件,使其优先成为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省级一流培育学科对标省级应用特色学科建设任务,校级优势学科和校级培育学科对标校内重点学科建设任务,按照理工科和人文社科两类建设指标进行绩效评价,突出学科特色、质量和贡献,理工科强调原创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人文社科强调产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到2025年,公司应用特色学科支撑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成为科研创新的重要基地、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到2030年,更多应用特色学科成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高地,成为服务湖南省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计划

1.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构建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专业集群。围绕湖南省和衡阳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构建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专业集群,将现有45个本科专业整合为“先进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智慧安全与人工智能”及“现代服务”4个专业集群,深度对接相关产业链,同时,进一步科学优化专业结构布局,不断提升公司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和适应度。

2.统筹学科专业规划。对学科建设规划和专业建设规划要统筹考虑,专业结构和布局的优化要与学科的布局协同起来,关注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基础和共同目标,确定合理的建设路线。各二级学院(研究院)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主体,必须要确立学科专业建设一体化的意识,自觉将专业建设纳入学科建设的规划之中,建立学科、学位点、专业一体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3.改革组织机构。根据学科特点和性质,将相应学科下的专业调整到一个二级学院中来;改进学科专业组织结构,以一级学科为依据来规划、以二级学科为重点来加强专业建设;学科方向的凝练充分考虑专业方向和课程优势,使得学科方向与专业能够紧密对接、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深化学科发展,推动专业建设。

4.协同激励评价机制。将相关专业建设成果纳入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工作绩效检查、学科检查等工作中,如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一流课程、通过工程专业认证等成果作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的考核指标之一,或作为学科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可以以此申请学科建设经费拨付。

5.打通师资队伍壁垒。确立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承担专业建设任务的机制,学术带头人作为学科方向的带头人,可以同时担任专业负责人或者骨干;围绕学科方向组建教师队伍,依托“博士工程”等高水平人才通道,通过“内培”、“外引”等方式组建高水平、结构化师资队伍,鼓励教师深入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

(三)实施应用特色学科群建设计划

1.打造应用特色鲜明的学科群。由机械工程学科牵头,加强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交叉融合,打造“智能制造”学科群,对接汽车、钢管及深加工、电子信息等产业链;由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牵头,加强与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交叉融合,打造“智慧安全与装备”学科群,对接先进制造、核技术应用、生态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产业链,服务相关行业产业的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事故预防智慧化、安全设计本质化,以及安全装备智能化;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牵头,加强与化学工程及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土木工程等学科交叉融合,打造“新材料”学科群,对接化工新材料、有色金属及新型合金、新型能源及电力装备等产业链;由工商管理学科牵头,加强与应用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艺术学、体育学等学科交叉融合,打造“新文科”学科群,对接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技术创新、战略性管理活动,以及区块链、金融服务、数字文创、旅游等产业,服务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建设。自科类学科群项目申报须与企业建立联合开发中心或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共同进行科技攻关,共享成果,不断提升学科群服务行业产业的能力;人文社科类学科群项目要紧密围绕湖南和衡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为区域、行业、产业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咨询服务。

2.着力构建多样化的交叉学科建设体系。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瞄准区域产业瓶颈、聚焦产品技术攻关,以某项“产品(业)攻关”为推手,推进相关学科交叉融合,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高地密切相关的新兴交叉学科;实施学科特区政策,探索学科机制体制改革,给予二级学院和学科更多学术自主权,鼓励自主组建校级学科交叉平台和跨学科科技攻关团队,增加学科交叉的经费投入,对于通过论证的跨学科团队或平台项目给予重点资助;明确交叉学科运行机制,出台公司学科交叉融合管理办法和绩效考核分配细则,鼓励理、工、管等学科间的广泛交叉与深度融合,推动我司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在校级培育学科建设层次为交叉学科申报预留部分指标,着力构建多样化的交叉学科建设体系。

3.聚焦十大建设方向。围绕“三高四新”战略和衡阳市产业链发展,重点支持汽车轻量化材料、水泥与水泥基材料、高分子基材料、储能与催化材料、钢管特殊零部件、汽车零部件数字化、数字化工业系统、智能安全装备、农作物重金属污染防治、微纳结构物性与量子调控等十大学科方向,强化学科对行业产业的技术服务水平。

4.建设现代产业技术学院。在公司已培育的8个校级现代产业学院的基础上,紧密对接湖南省20条新兴优势产业链、衡阳市14条重点培育优势产业链,围绕产业群办专业群,以专业群为主体,再建设四个现代产业学院,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依托安全工程、工程管理、软件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等专业组成的专业群,由安全与管理工程学院牵头,面向工业安全产业,建设“智慧安全现代产业学院”。依托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组成的专业群,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牵头,面向新材料产业,建设“新型建筑材料现代产业学院”。依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业设计、物联网工程等专业组成的专业群,由智能制造与机械工程学院牵头,面向现代制造业,建设“山河智能现代产业学院”。依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国际经济与贸易、翻译等专业组成的专业群,由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牵头,面向输变电产业,建设“输变电现代产业学院”。

四、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突出重点,聚焦聚力,加快推进公司“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学科层次和水平,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应用特色学科实行公司、二级学院、学科点三级建设与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公司、二级学院、学科点各自的责、权、利。公司进一步加强“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建设的组织领导,设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统筹管理公司学科建设。公司层面负责制定学科建设的政策与制度,落实学科建设的各项支持政策;加强学科建设指导和学科评估考核,提升学科建设绩效;优先支持省级应用特色学科申报专业硕士学位点,增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促进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扩大“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在人才引进、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资助权,激发学科发展的内生动力。应用特色学科所在二级学院是应用特色学科建设与管理的执行部门,设立学科建设委员会,由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科骨干担任主要成员,为本单位学科建设精准把脉,并配合公司做好本单位应用特色学科的申报、考核和验收工作。应用特色学科建设工作实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由学科带头人具体落实本学科的各项建设任务。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定本学科发展规划工作,提出发展目标和实施总体方案,决策本学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负责制定、完善学科建设规章制度等;协助人事部门落实本学科的人才引进、选拔、培养等工作,力争形成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学科创新团队;负责本学科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的研究进展情况和完成情况督查、指导;负责本学科各类科研项目、成果、平台申报的动员、组织、实施工作;协助教学管理部门重视并参与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承担本科生培养工作等。

2.强化制度保障。进一步强化对“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建设的政策支持,切实加大学科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设立学科建设专项经费,在各种资源分配上向“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建设倾斜,优先满足“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建设需要,确保“双一流”应用特色建设的引领地位。统筹预算安排,扩大社会合作,积极吸引社会捐赠,多渠道汇聚资源,增强学科自我发展能力,确保省级“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建设周期内年均经费预算不得低于最低预算标准,工学学科建设周期内年均不得低于250万元、理学学科建设周期内年均不得低于150万元,人文社科学科不得低于100万元。另外,一方面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在资源配置与整合、经费安排、平台建设、项目申报、评优评奖、教师高级职务岗位设置、职称评审等方面优先满足重点学科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修订完善学科相关专业培养方案,吸收行业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评审,凝练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强化过程管理。根据建设目标的任务,加强“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建设的过程管理,实施动态监测,及时跟踪指导。公司和各学科建设单位对各“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进行年度督查、评估和考核,保障学科建设水平,实现学科建设目标。“双一流”建设学科要切实管好用好建设经费。按照“公司统筹、学科主体”的原则实行年度建设经费预算申报制,严格项目经费管理,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负责专项经费统筹使用的宏观管理,对于年度预算经费未按期执行完毕的,按一定比例核减该学科下一年度建设经费。对于经费使用效益明显的学科,以奖励性经费形式适当提高建设经费支持力度。通过经费配置机制改革,确保“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建设取得实效。

附件:1.edf186壴定发娱乐官网应用特色学科建设立项表

    2.edf186壴定发娱乐官网“十四五”学科建设

    3.“十四五”机械工程学科建设目标及流程图

    4.“十四五”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目标及流程图

    5.“十四五”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目标及流程图

    6.“十四五”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目标及流程图

edf186壴定发娱乐官网党政办公室         2021年1228日印发

 

关闭


版权所有@edf娱乐官网登录_edf186壴定发娱乐官网.主頁欢迎您 |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花路18号 | 邮编:421002

湘教QS3-200505-000096 | 湘ICP备 11007652号  edf186壴定发娱乐官网智慧校园建设与管理中心制作维护

Baidu
sogou